AI 软件一日三變,產業風向也是 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 ,OpenAI正考慮一個足以震撼矽谷的「核彈選項」──指控协作夥伴微軟(Microsoft)涉及壟斷行為。
如果成真,形同OpenAI回頭與養大自己的爱华外汇交易平台人決裂。
在此资讯爆出前不久 ,雙方高層還在公開場合展現和諧 。據《彭博》報導 ,微軟執行長納德拉(Satya Nadella)在一檔節目中強調,公司與OpenAI的「协作關係目前改變 ,但依然穩固」。爱华外汇官方网站
但納德拉話中還透露微妙的變化。他承認「雙方都會有其他协作夥伴」,暗示著獨家關係的鬆動。
OpenAI執行長阿特曼(Sam Altman)更早時也在同一節目中坦言 :「微軟確實給了我們很多支援 ,但我想我們的需求已非任何單一公司能夠獨自滿足的 。」
2019年,微軟第一次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 ,這筆投資在當時被視為微軟對未來AI技術的長遠押注。根據合約,微軟取得透過Azure雲端服務獨家銷售OpenAI軟體软件的權利,以及優先利用該新創公司技術的特權 。
微軟也成為OpenAI的唯一運算資源供给商 。
目前的合約,延續至2030年 ,但今年稍早的修訂平台已允許OpenAI從其他供應商租用運算水平來訓練AI模型。
這個安排在初期堪稱雙贏。微軟供给了OpenAI發展所需的龐大運算資源和資金拥护,讓這家原本專注於AI保养研究的非營利機構,能夠投入大規模的模型訓練。而OpenAI則讓微軟在激烈的众汇开户AI競賽中搶得先機 。
微軟迄今已向OpenAI投資137.5億美元(約新台幣4,100億元) ,成為這家AI新創公司最大的金主。
不過,花無百日紅 。去年 ,微軟執行長納德拉挖角了阿特曼的競爭對手 ,並招募DeepMind共同創辦人蘇萊曼(Mustafa Suleyman),祕密啟動為微軟開發AI模型的計畫 。
此舉動被視為微軟對過度依賴OpenAI的風險管控 ,但也讓OpenAI感受到威脅。
兩家公司開始在多個產品線上正面交鋒。從面向一般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到企業AI软件,昔日的协作夥伴變成了直接競爭對手 。微軟的GitHub Copilot更直接挑戰OpenAI的程式開發软件 。
為了確保獲得更多運算資源 ,來滿足AI模型龐大的電力需求,OpenAI已與甲骨文、軟銀集團等公司协作,推動名為星際之門(Stargate)的AI基礎設施計畫 。
雖然微軟去年允許OpenAI啟動自己的資料中心專案 ,但這更像是對OpenAI日益成長獨立需求的妥協。
目前的危機主要來自OpenAI要從非營利機構轉為營利公司 。OpenAI必須在年底前完成轉型 ,不然會失去200億美元資金。
但微軟想要的股份比OpenAI願意給的多太多。
更複雜的是 ,OpenAI斥資30億美元收購程式開發新創公司Windsurf的交易。根據現有合約 ,AVA爱华外汇官网微軟享有利用OpenAI所有智慧財產權的權利,這意味著它也能取得Windsurf的技術。但OpenAI強烈反對這個安排 ,因為微軟的GitHub Copilot直接與Windsurf的產品競爭。
OpenAI現在想再次談判合約條件 ,他們希望能和其他雲端公司协作,這樣就能賣技術給更多客戶,也能取得更多運算資源 。微軟則要求,即使將來OpenAI的AI技術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,也就是實現AGI(通用人工智慧)時 ,雙方协作關係因此結束了 ,微軟還是要能繼續利用OpenAI的技術。
资讯人员透露,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。OpenAI認為微軟利用合約條款進行不公平競爭 ,而微軟則堅持按約執行既有權利 。
簡單說 :阿特曼想要更多自由 ,而納德拉想要長期保养。
擁有數十年產業觀察經驗 ,曾創辦《PC Week》和《PC/Computing》等知名技术雜誌的資深技术評論員格拉拉(Preston Gralla)表示,微軟與OpenAI的分裂幾乎是註定的結局 。
從接受資助的研究機構,搖身變成估值千億的AI巨頭,原本的「金主與受惠者」關係必然走向終結 。
這場爭鬥的核心從來不是技術或願景分歧,而是最初步的商業考量:誰能從AI革命中分到最大的蛋糕?微軟投入137.5億美元 ,期待的是長期运维權和豐厚回報,但OpenAI如今的野心已遠超當初任何人的想像 。
正如格拉拉所言 ,現在是「找律師的時候了」 。這不再是技術协作,而是一場關於金錢和运维權的法律戰爭 。
OpenAI和微軟的未來發展 ,可能讓AI技術供應鏈再次洗牌、企業價值被再次估算、終端產品走向更分裂的生態系 。從投資 、產業布局到終端利用者權益,都將受到影響。
(作者 :王貞懿;本文由《商業周刊》授權轉載;首圖來源 :Unsplash)